“做近视手术会不会耽误工作?”“需要请几天假才够?” 这几乎是所有考虑摘镜者的共同顾虑。其实,近视手术的住院需求远低于大众想象——随着技术迭代与流程优化,约90%的激光手术可实现“当天回家”,仅少数特殊术式或个体情况需短期观察。

一、主流手术的住院策略:90%无需住院
1. 激光手术:门诊即可完成的“微创操作”
目前主流的全飞秒(SMILE)、半飞秒(LASIK)等角膜激光手术,全程仅需10-15分钟,术后观察1-2小时无异常即可离院。这类手术通过切削角膜改变屈光度,创口微小(全飞秒切口仅2-4mm),角膜上皮24小时内可自行修复,无需住院干预。
2. 表层切削手术:疼痛管理>住院需求
全激光(Smart)等表层手术虽术后疼痛感较明显(持续2-3天),但本质仍是门诊手术。部分机构提供“留院观察一晚”的选项以便及时镇痛,但非强制要求,患者也可居家按医嘱滴用止疼眼药水。
3. ICL晶体植入:唯一可能短期住院的术式
ICL手术将特制晶体植入眼内,虽切口无需缝合,但因涉及眼内操作,部分医院建议住院观察24小时:
-
住院目的:监测术后眼压波动(晶体植入可能引发急性高眼压);
-
灵活选择:若患者居住地邻近医院、便于复查,医生也可能允许当日离院。
二、哪些人可能需要住院?三类特殊场景
1. 高度近视合并全身疾病者
若患者有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住院便于多学科协作(如内分泌科联合控糖),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感染风险。
2. 低龄或配合度差的患者
青少年(18岁以下特殊审批案例)或焦虑体质者,住院可提供:
术前心理疏导与流程演练;
术后24小时专业护理(防揉眼、漏药)。
3. 医疗资源受限地区的患者
居住地远离手术医院、复查不便者,部分机构建议住院2-3天,确保关键术后检查(如24小时眼压、角膜修复评估)及时完成。
三、术前术后行动清单:高效康复的关键
1. 术前3天必做准备
-
停戴隐形眼镜:软性镜停1周、硬性镜停3周(避免角膜水肿影响数据);
-
滴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次,降低感染风险;
-
备防护用品:UV400墨镜(术后避光)、睡眠眼罩(防夜间揉眼)。
2. 术后当天注意事项
-
离院标准:视力初步恢复、无持续眼痛或恶心(提示高眼压);
-
返家交通:勿自驾!光线敏感及麻药残留可能影响驾驶安全;
-
居家护理:仰卧睡姿、饮食清淡、避免屏幕刺激。
3. 复查黄金时间窗
-
激光手术:术后1天、1周、1月必查角膜修复及视力稳定性;
-
ICL手术:术后6小时、24小时重点监测眼压,防晶体移位。
给摘镜者的专业建议
近视手术的住院决策本质是 “风险与便利的平衡”。若你正规划手术:
-
1.先术式,后安排:
→ 激光手术者预留1天假期(手术+观察);
→ ICL手术者预留2天(含24小时观察缓冲);
-
2.主动沟通需求:
→ 告知医生基础疾病史(如干眼症、糖尿病);
→ 若异地就诊,协商术后复查方案(如本地医院协作);
-
3.善用资源降成本:
→ 选择医保定点机构,部分术前检查可报销;
→ 学生/教师凭证享绿色通道(缩短等待时间)。
与其纠结“要不要住院”,不如带上生活计划问医生:
→ “我的通勤距离和术后复查是否冲突?”
→ “若选ICL手术,能否通过当日密集观察替代住院?”
毕竟,*安心的方案,永远是为你的个体需求定制的医疗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