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过去了大半,孩子们的视力问题又成了很多家长的心头大事。教育部和国家疾控局今年都发布了*新的近视防控指南,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和方法。天天说户外活动能预防近视,到底是不是真的?除了少看手机平板,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这篇文章就从专业角度,聊聊2023年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一、 近视防控不仅是家庭的事,更需要全社会联动
很多人觉得孩子近视是家长没管好,其实不然。教育部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和社会多方协同。这可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因为导致近视的因素实在太复杂了😥。比如,学校教室的采光照明是否符合标准?家里的书桌高度是否随着孩子长高而调整?社区里有没有足够的绿色空间和安全的户外活动设施?这些环境因素都至关重要。
一些地方已经在积极行动。像重庆沙坪坝区,不仅将教室照明进行了标准化改造,还建立了学生健康管理平台,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并将近视率纳入学校考核。青海省则明确要求,不得挤占体育课,要保障学生校内外各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这些举措都说明,防控近视需要创造一个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区的“视觉友好环境”,这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二、 “户外活动2小时”是防控基石,但如何做有讲究
“每天日间户外活动2小时”几乎是今年所有指南中都强调的核心建议。它的有效性是有科学依据的:户外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从而帮助延缓眼轴的增长,而眼轴过长正是真性近视的主要原因。
⛅ 不过,怎么做也有窍门:
- “户外”是关键:重点是在户外,而非运动的内容和强度。即便是在阴天,户外的光照强度也远胜于室内。
- 可以累计计算:建议每天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工作日不够的,周末可以补上。
- 幼儿园小朋友要更长:推荐学龄前儿童每天日间户外活动3小时。
- 学校和家庭要分工:在校内,学校可以通过上下午各安排一个30分钟的大课间、尽量在户外上体育课等方式来落实。在校外,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走路上学、周末多进行户外亲子活动等。
除了户外活动,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也同样重要。小学生每天应睡足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饮食方面,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适量摄入鱼类、豆制品和鸡蛋等优质蛋白。
三、 防控关口前移: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新的指南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是强调 “关口前移” 和 “三级预防” 的策略。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等孩子已经近视了才着急,而要把工作做在前面。
- 一级预防(未近视时):核心是保留足够的“远视储备”。家长要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尤其是学龄前儿童。通过监测远视储备量,可以提前发现近视的苗头,并及时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改善用眼习惯等行为干预来延缓近视的发生。这就是“治未病”的理念。
- 二级预防(刚近视时):目标是早发现、早诊断。学校每学期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视力筛查。当发现孩子有眯眼、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等专业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近视过快发展。
- 三级预防(已近视后):重点是控制度数增长,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超过600度)。高度近视不仅带来生活不便,更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眼底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除了配戴合适的框架眼镜,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建议使用角膜塑形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方法来控制近视进展。这一切都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 科学用眼与专业矫治,细节决定成败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
📱 电子产品的选择与使用:
- 优选大屏幕:选择顺序建议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后才是手机。屏幕越大、分辨率越高越好。
- 控制时长: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 保持距离:看电视的距离不小于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倍;看电脑的距离不小于50厘米;看手机的距离不小于40厘米。
- “护眼模式”并非万能:它主要通过调整色温减少蓝光,让屏幕更柔和,但并不能消除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带来的视疲劳。关键还是在于控制使用时间和间隔休息。
📖 阅读与书写习惯:
- 遵循“一尺一拳一寸”: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胸口离桌沿一拳(约10厘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
- 光线要充足:学习时光线要明亮且均匀。晚上读书写字时,除了台灯,还应打开房间顶灯,减少明暗对比。
💡 如果孩子已经近视:
- 科学矫正: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不要相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宣传。
- 定期复查:近视儿童青少年的度数可能会变化,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矫正方案。
费用与专业建议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的花费,因项目和地区差异较大。常规的视力筛查(如学校组织或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可能是免费的。专业的散瞳验光检查费用一般在几十元到百余元不等。如果需要进行近视矫正,普通框架眼镜的价格从几百到数千元不等,而角膜塑形镜(OK镜) 的验配费用相对较高,一套下来通常需要数千至上万元,且需长期定期更换和复查。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目前相对价格较高,具体也需遵医嘱使用。
💰 重要的是,家长在选择任何干预措施前,首要任务是带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与专业的眼科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所有可选的方案,再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家庭经济状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保护孩子的视力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科学方法的持久战。如果您对孩子的视力状况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