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包天、龅牙、偏颌……这些颌面畸形问题真的只能伴随一生吗? 其实,通过专业的正颌外科手术,不仅能重塑面部轮廓,还能恢复咀嚼、呼吸等生理功能。作为东北地区口腔诊疗的**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是解决这类难题的理想选择。
一、医院颌面外科:技术与实力的双重保障
该科室成立于1987年,是东北地区首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颌面外科中心,拥有80张床位和标准化层流手术室,年手术量超4000例。其核心优势包括:
-
数字化精准手术:采用三维CT建模、虚拟手术设计及3D打印导板技术,实现颌骨移动的毫米级精度,避免传统手术的误差;
-
复杂畸形修复:在唇腭裂二期矫正、颌骨不对称重建等领域居国内前列,尤其擅长“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多学科协作:联合正畸科、呼吸睡眠科等开展MDT模式,尤其对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颌骨畸形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二、杨鸣良医生:深耕正颌领域的创新者
作为科室副主任医师,杨鸣良从事颌面外科30余年,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创伤及正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其专业实力备受认可。他的技术特色包括:
-
首创技术:
-
国内率先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避免金属钛板二次手术;
-
开发“正颌榫卯固定术”,提升骨块稳定性,降低复发风险;
-
-
轮廓美学设计:主张以面部整体比例为导向,兼顾功能改善与自然美感,例如通过颧骨缩窄+下颌前移重塑侧脸线条;
-
复杂病例经验:擅长处理下颌髁突骨折、偏颌畸形等疑难问题,近5年主刀正颌手术超500例,患者满意度达98%。
典型案例:一位28岁“地包天”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经杨鸣良团队实施双颌前移术+颏成型后,咬合功能恢复正常,夜间血氧饱和度从78%提升至95%。
三、数字化正颌:让手术更安全、效果可预测
该科室2010年引入数字化外科平台(如SurgiCase、Simplant),实现全流程精准管控:
-
术前模拟:通过CT数据生成骨骼模型,预先规划截骨位置及骨块移动距离;
-
术中导航:结合3D打印咬合导板,确保实际手术与设计完全吻合;
-
术后对比:动态追踪骨骼愈合与软组织变化,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研究显示,数字化技术将手术时间缩短30%,并发症率降至1.2%以下。
四、特色项目:从功能重建到美学提升
科室提供全面正颌相关服务,包括:
-
畸形矫正:上颌前突(龅牙)、下颌后缩(小颌)、面部不对称;
-
创伤修复: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强直;
-
美容性手术:颧骨降低、下颌角塑形、颏部成形;
-
功能重建:睡眠呼吸障碍的正颌治疗、关节盘锚固术。
总结与建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凭借数字化技术、多学科协作及复杂病例处理能力,成为东北地区正颌手术的核心平台。杨鸣良医生作为学科带头人,以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赢得患者信赖,其推行的“轮廓设计”理念真正实现了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费用说明:正颌手术费用因畸形程度、术式选择差异较大,一般范围在5万至8万元(含术前设计、手术及住院),具体需面诊评估。
若您或家人存在颌面畸形问题,建议尽早预约专家咨询。点击此处联系在线客服,获取杨鸣良团队的出诊信息与个性化方案建议!
温馨提示:正颌手术需结合术前正畸(约1年),整个疗程约需1.5-2年,请合理安排时间并保持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