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石泉医生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是口腔修复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擅长多种口腔修复项目。而该医院历史悠久,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下面为你详细介绍邹石泉医生和医院科室的相关情况。
医院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始建于1945年,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和口腔医学研究机构,作为市属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隶属于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医院有天坛部和王府井部两个院区,天坛部在古老的天坛公园西南侧,王府井部位于北京市王府井中心商业区的锡拉胡同。根据北京市政府规划,天坛部拟整体搬迁至丰台区花乡地区,迁建工程项目在2019年已正式奠基开工。
医院的科室设置丰富,设有16个临床科室和5个医技科室,拥有298台诊疗椅位,编制病床100张,开放63张,能够治疗各类口腔颌面疾病。2019年门急诊量达86万余人次,日均34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2600余人次。医院首批获得口腔类别4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涵盖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牙体牙髓科、口腔正畸科。它还是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和考官培训基地(口腔类别)。自2005年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成立以来,医院连任主任委员单位,为规范北京地区口腔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和促进口腔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6月,医院启动成立以其为核心医院的口腔专科医疗联合体,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首都带首府等政府任务,与外省市多家医疗机构签署医疗技术合作协议,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多位医师被各级政府选派参与援疆、博士团服务、人才京郊行等服务工作。
在科研方面,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方针,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拓展科研领域,形成了口腔医学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互促进,综合性研究与专题研究紧密配合的良性循环,在口腔医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口腔临床医学和口腔基础医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设有基因治疗分子生物学、口腔微生物、口腔生物材料、组织细胞培养等多个实验室,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芬兰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项合作课题研究。医院还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全牙再生与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口腔组织功能重建”,首都医科大学“口腔颅颌面畸形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以王松灵院士、白玉兴教授、范志朋教授、刘怡教授、胡冰教授等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发挥引领作用,在各自学科领域打造了整体素质、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均衡发展的创新团队。
邹石泉医生简介
邹石泉医生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担任副主任医师,拥有博士学位。他擅长口腔修复领域,包括固定、可摘、种植义齿、贋复体、牙体修复、牙体缺损等方面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实力雄厚,在医疗、科研等多方面都有卓越表现,而邹石泉医生在口腔修复领域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我们提供专业的口腔医疗服务,费用根据具体项目而定,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收取。如果您有口腔方面的需求,建议提前了解相关诊疗项目和流程,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生。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