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口牙等于买辆宝马”的时代终于过去!2025年单颗种植牙价格已大幅回落,但面对市场上从2000元到3万元的巨大差价,你是否疑惑:到底该花多少钱?怎么选才不踩坑?今天带你一探究竟!
一、当前行情:单颗种植牙要花多少钱?
2025年种植牙集采政策全面落地后,价格普遍“腰斩”。目前单颗种植牙全包价(含种植体+基台+牙冠+手术费)参考如下:
-
国产品牌(百康特、创英等):2000~6000元,集采后基础款低至630元起(仅种植体);
-
韩系品牌(登腾、奥齿泰):3000~8000元,性价比之选,占市场主流;
-
欧美高端品牌(瑞士ITI、瑞典诺贝尔):6000~15000元,耐用性、生物相容性更优。
小知识:集采后瑞士ITI种植体从1.5万降至约6000元/颗,韩国登腾仅2300元/颗起!
二、价格差在哪?4大核心因素
为什么有人种牙花3000,有人花3万?关键看这几点:
-
种植体品牌
-
国产/韩系:技术成熟,适合预算有限者(如登腾、奥齿泰);
-
欧美高端:临床数据更久(超20年),骨结合更强,适合长期使用。
-
-
牙冠材质
-
金属烤瓷冠:2000~4000元,可能影响未来做核磁;
-
全瓷冠:3000~6000元,通透逼真、生物相容性好,首选门牙修复。
-
-
口腔条件与手术复杂度
若牙槽骨萎缩需先“植骨”,单颗加收1000~5000元;若需上颌窦提升术,再加3000~8000元。简单种植(无需额外手术)可比复杂案例省近万元!
-
地区与医院类型
-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比二三线城市贵20%~40%;
-
公立医院:价格透明,约6000~15000元;
-
高端私立诊所:服务优、设备新,但费用可达1.2万~2万元。
-
三、警惕低价陷阱!“999元种牙”的猫腻
广告中“全包价1999元”可能暗藏隐形消费:
-
不含术前CT检查(200~500元)、牙周治疗(500~2000元);
-
默认劣质金属冠,换全瓷需补差价2000+元;
-
骨粉、骨膜等耗材另算,单颗植骨费可达5000元。
避坑指南:要求机构列明费用清单,确认是否含检查、植体、牙冠、手术费,并认准集采中选品牌防“贴牌假货”!
四、省钱又安心的3条建议
-
优先集采品牌:如登腾、奥齿泰、百康特、ITI,质量有国控保障;
-
二三线城市种牙:相同品牌比一线省数千元,路费住宿都划算;
-
抓住促销节点:公立医院常在年底(11~12月)或爱牙日(9月)推出减免活动。
写在*后
种牙不是买菜,“只选贵的”未必明智,“贪便宜”更可能种出问题牙!根据预算和口腔条件,在正规机构选择通过集采的成熟品牌,单颗6000元左右已能种一颗耐用又美观的好牙。
专业提示:种植牙能用20年还是40年?关键在医生技术!认准10年以上经验的种植专科医生,哪怕多花2000元也值——二次修复的成本可能是初种的3倍!
(附:卫健委认证医院/医生查询渠道
注:以上价格参考2025年7月集采后公开数据,实际以面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