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在口腔医疗领域表现出色,拥有专业的医生团队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其中,孙秀珊医生经验丰富,科室在多个口腔细分领域也各有特色。
孙秀珊医生简介
孙秀珊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的主任医师、教授。1977年,她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疗系,此后便一直从事口腔内科诊疗、教学、科研工作,并发表了数篇专业论文。她在牙龈炎、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牙周脓肿、口腔颌面部感染性疾病、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畸形、唇部外伤、舌部外伤等病症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院科室简介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拥有79名科室人员。其中,医疗人员47名,涵盖8名教授(主任医师)、10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和18名住院医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有7名,硕士学位的有27名;护理人员29名,包括1名主任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5名护师和5名护士。病区设有36张床位,配备单元复苏室、先进的心电监护仪、气压治疗仪以及专业护理人员。近三年床位使用率达112.0%,年手术例数约1200例,中等以上手术占比58%。
该科室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多个特色领域:
1. 头颈 - 颌面外科:建于1958年,研究牙及牙槽外科学、正颌外科学等多方面内容。其特色在于通过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开展颅颌面畸形病因与治疗研究、颌面部损伤研究以及唇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等,在区内外颇具影响力。
2. 口腔正畸科:成立于1991年,是自治区更早的口腔正畸专业学科。开展直丝弓矫正技术及标准方丝弓矫正技术,运用功能性活动矫治器等进行早期矫治,与口腔外科合作开展唇腭裂患儿综合序列治疗,使用正畸微种植体治疗疑难成年骨性错合畸形,还开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五年来完成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7000余人次,率先在自治区内开展微螺釘种植支抗临床应用。
3. 口腔修复科:始于1958年,利用人工材料制作修复体,修复牙体、牙列、颌面缺损等,开展牙周病修复、颞下颌关节紊乱矫治等。贵金属烤瓷修复技术等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4. 口腔种植中心:2010年成立,装备有瑞士ITI种植系统及彼岸种植机。除常规种植项目外,还开展骨量不足时的多种植骨与种植技术等先进技术,自成立至今种植体存留率达100%,达到国际标准。
5. 牙体牙髓科:组建于1958年,是骨干科室,开展龋病、牙髓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牙齿美学修复等。近年来开展热牙胶充填术等专业特色医疗,得到国内同行认可和患者好评。
6. 牙周病科、口腔黏膜科:2011年成立,使口腔内科学各专业进一步细化。牙周科开展牙周疾病诊断、治疗及手术等;口腔黏膜科以中西医结合、蒙医蒙药结合治疗口腔黏膜病为特色,在多种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7. 儿童口腔疾病诊疗中心:2010年成立,以“以患儿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提高儿童生活质量”为宗旨,开展儿童龋病牙髓根尖周病诊治等多项业务。
8. 口腔急诊科:坚持“时间就是生命”,突出多专业集中特点,实现科内会诊和转诊,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主要治疗急性牙痛、牙外伤等急症,对颌面部创伤合并复合伤的病员进行急救处理。
9. 口腔预防保健科:科室建设包括医院门诊和社区基地两部分。门诊开展临床预防措施等业务,社区基地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建立社区口腔健康档案等。
10. 语音训练中心:主要解决腭裂术后功能性语音障碍的病理原因及矫治训练问题,通过多种训练使患者恢复或接近正常语言功能。
近五年,科室在科研方面成果丰硕,共申请科研项目30余项,总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参编著作2部,获得自治区科研成果进步奖3项,取得国家专利1项。门诊电话:3451240,位于门诊6层;病房护士站电话:3451457,在1号住院大楼18B区。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无论是医生的专业水平,还是科室的综合实力,都具备较高水准。在收费方面,各项费用依据不同的治疗项目和复杂程度而定。建议患者在就诊前,先了解相关治疗的大致费用范围。若您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