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全方位介绍》
在眼科医疗领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这里汇聚了众多**的眼科医生,拥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卓越的科研成果,为无数眼疾患者带来了光明与希望。那么,这家备受瞩目的眼科中心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闫宏医生。闫宏医生是副主任医师,在眼底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擅长眼底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眼底血管造影,尤其对那些较少见及较疑难的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造影诊断进行了深入研究。丰富的临床经验使他在面对各种眼底疾病时都能游刃有余,而其对眼底疑难疾病治疗的独到之处,更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医生团队。金陈进医生,作为主任医师、教授,擅长眼前段及眼后段疾病的激光治疗,在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形成的激光治疗及光动力疗法方面有着深入研究。何明光医生同样是主任医师、教授,他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治疗领域颇有建树,并且对青光眼、儿童屈光不正和白内障的防治也有深入研究。于强医生,主任医师、教授,专注于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神经病变的诊治。罗燕医生,同样身为主任医师、教授,熟悉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在各种眼底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欧杰雄医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在眼底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尤其对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葡萄膜炎、视神经病变有着独到见解,对眼底血管造影在临床的应用以及不同眼底病造影的图像采集及分析也有深入研究。李梅医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眼底内科疾病、葡萄膜炎和视神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眼底血管造影在临床的应用、眼底病的激光治疗以及玻璃体注药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和黄斑囊样水肿的应用都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杨晖医生,副主任医师,在眼底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尤其对神经眼科疾病,如疑难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眼部运动神经麻痹以及眼睑痉挛的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研究和独到治疗经验。
再来了解一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发展历程与整体概况。广州中山眼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眼科医院)组建于 1953 年,*初设有床位 317 张。1983 年,广州中山眼科医院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1 年又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该中心下设广州中山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和眼科视光学系,是一个集眼科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就。1989 年,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学被批准为全国眼科学重点学科点;1990 年,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在中心内成立;1995 年,广州中山眼科医院成为国内首家眼科三级甲等医院,同年还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1997 年,中山医科大学创办的眼科视光学系设在中山眼科中心;1998 年,中山眼科医院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百家文明医院”;2000 年,中山眼科中心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2001 年,经教育部、广东省科技厅和教育厅批准成立了相应的眼科重点实验室,科技部 - 广东省科技厅共建眼科实验室,同年中心还被评为“广东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03 年,中心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2004 年,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并被评为**;2005 年,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实验室正式列入科技部 2005 年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06 年,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建设论证。
如今,广州中山眼科医院现有在编人员 377 人,其中专业人员 321 人,正副高级职称人员 101 人、中级职称人员 138 人,获博士学位 55 人、硕士学位 41 人,形成了一支人才梯队合理,人数和技术力量居国内先进行列的眼科专业队伍。其中 135 人从事眼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医院眼科专业齐全,中心属下的眼科医院有 12 个专业科室,包括角膜病、青光眼、眼底外科、白内障、眼肿瘤和眼眶病、眼底内科、眼整形、眼外伤、眼屈光、中医眼科、神经眼科、准分子激光;还有 12 个辅助科室。眼科研究所有 11 个专业实验室,如病理、眼眶病与眼肿瘤、生化、白内障、遗传分子生物学、视觉科学、视觉生理、玻璃体视网膜病、免疫、药理、眼库。还开设了黄斑病、小儿遗传眼病、葡萄膜炎病、隐形眼镜等临床专科。眼科视光学系设有 5 个实验室,分别是应用光学实验室、隐形眼镜实验室、眼镜光学实验室、近视眼实验室、临床视光学实验室。该中心属下还设有防盲治盲办公室。角膜病专科被列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眼库与角膜移植实验室被列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角膜病和白内障专科被列为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每个专科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和科研特色,在角膜移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矫正手术、角膜形态学、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病机制系列研究、青光眼和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领域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医疗服务方面,广州中山眼科医院认真抓好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不仅成功治愈了许多常见和多发性眼病,还攻克了不少疑难复杂的眼病,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痛苦,让他们重见光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里的医务人员每年诊治来自海内外的大量眼疾患者,年门诊量达 45 万多人次、住院病人 2 万多人次、年住院眼科手术 2.2 万多例,门诊手术 3 千多例。医院积极开展许多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手术和诊断治疗技术,成为国内复杂疑难眼病的会诊和治疗中心之一。
医院对科学研究工作也极为重视,鼓励和支持各级人员申报各级竞争性的科研课题,广泛开展眼科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两者结合的研究,研究范围涵盖从整体到细胞、分子基因水平。自 1992 年起,中心的科学研究获得了多途径的基金资助,国家级课题 70 项(其中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3 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2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 1 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9 项)、国际合作课题 10 余项、省部级课题 241 项、厅局级课题 105 项等共 426 项,研究经费达 5000 多万元。经过广大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部分研究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共获科技成果奖:国家级 6 项、省部级 64 项、厅局级 33 项。其中《表面角膜镜片术的系列研究》、《治疗性角膜移植系列研究》和《角膜形态学及全角膜厚度的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角膜带环形板层巩膜瓣移植术》、《白内障的防治研究》、《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病机制的系统实验研究》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自 1996 年以来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六项,《白内障防治技术》还被列为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之一,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该技术。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医院类型为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在挂号、地址及电话方面,总院地址位于广州市先烈南路 54 号,珠江新城院区地址为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 7 号。联系电话有 020 - 66607666、020 - 87330345(医务科)、020 - 84262420(海珠区门诊部) 。
特色诊疗费用方面,由于不同的诊疗项目、病情复杂程度等因素,费用会有所差异。具体的费用明细建议您在就诊时向医院咨询了解。
指导建议: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有眼疾困扰,建议提前了解相关医生的出诊信息,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生。就诊前,尽量整理好之前的病历资料,以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情。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过度用眼,按照医生的嘱咐做好日常护理。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